中统顶级特工蔡孟坚:张国焘顾顺章就栽在他的手里,后来活了96岁
2001年冬天,洛杉矶一家华人殡仪馆里,96岁的蔡孟坚走完了一生。前来送别的老部下都知道,这个被讣告称为旅美学者的老人,曾是中统最厉害的特工。
2001年冬天,洛杉矶一家华人殡仪馆里,96岁的蔡孟坚走完了一生。前来送别的老部下都知道,这个被讣告称为旅美学者的老人,曾是中统最厉害的特工。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在那个风云际会、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曾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站在历史关键处改写成千上万人甚至国家命运的历史人物,正是他们的一次次抉择,使得历史如此的惊厥多变,令人感慨无限。王明(陈绍禹)与张国焘,这两位曾一度位居权力顶峰、后又都经历了人生巨
1931年8月初的英山县,秋雨淅沥。夜深时,警卫送来一封盖着“武汉”邮戳的薄纸信,信封泛着油光。许继慎看完,神色冷下:“把送信的人交军部审问。”那封信出自复兴社干事曾扩情,言辞恳切,句句都是“校长关怀”“幡然归队”,末尾却露出锋芒,“盼兄三思”。这一步,看似拉
胡底,被誉为我党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他的家乡安徽省舒城县盛产小兰花茶。小兰花,外地人大多只闻其名,不曾品饮,堪称“知其味”者更是寥寥。其色翠若绿叶,其形如豪锋匕现,其味香醇耐久,自是茗中一流。胡底是喝着家乡的小兰花长大的,他的人生亦如此茗,英名留香,事
每一场风暴过后,总有那么一两个人静静地站在人群之后,不疾不徐。朱光就是这样的人。很多人提起他,也许只会匆匆讲一句“长征走完还戴着脚镣”,听上去像是哪家戏班里的传奇曲折,但真把他的履历翻开,发现根本没法三言两语说完。他活得像一支杂耍团的多面手有时候台上做主角,有
陈独秀就是“陈”,他是安徽怀宁人;李大钊就是“李”,来自河北乐亭。那时候的人们都说:“北方的李大钊,南方的陈独秀,就像天上两颗亮星星;在那漆黑的夜晚,我们都仰望着他们。”
1991年,台湾一所大学的走廊里,八十一岁的老头突然掏出刀子,冲向自己的女婿,那人叫谷正文,以前在军统做事,他捅了女婿肚子和手臂,周围师生全愣着,没人敢上去拉,警察来了也没立案,只说他年纪大,又是党国旧人,就让他回去了,这事要搁在德国,早有人追责了,可那时候台
三大主力红军在陕甘地区的会师,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重大战略决策。红军广大指战员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排除张国焘的破坏和干扰,终于在1936年10月胜利会师陕甘,实现了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完成了历时两年的伟大长征。这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发展
徐向前,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比起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等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徐向前元帅虽然不常被人提起,但他也为我们国家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毛泽东与刘少奇皆出身湖南,这片土地孕育了他们的革命理想。刘少奇自小受革命思想熏陶,青年时期便积极投身于救国图存的探索中。1920 年,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自此开启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征程。而毛泽东早在 1918 年就发起组织新民学会,积极
在红军长征的生死历程中,有八位关键人物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非凡的组织能力,彻底扭转了红军命运,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决定性基础。他们的贡献不仅镌刻在历史丰碑上,更塑造了中国革命的未来走向。
在新中国的57位开国上将之中,郭天民上将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长征路上朱老总救过他的命,抗战时期毛主席特批他可以结婚,能得到两位伟人的眷顾,足见郭天民是不同寻常之人。
李克农的传奇人生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追忆他的书刊诗文虽已是量可等身,但他的传奇经历、卓越功勋、人品官德依然值得我们不断挖掘、梳理与传颂,与知之者重温,与鲜知者共勉。
李克农的传奇人生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追忆他的书刊诗文虽已是量可等身,但他的传奇经历、卓越功勋、人品官德依然值得我们不断挖掘、梳理与传颂,与知之者重温,与鲜知者共勉。
徐向前有些日子,在院子里踱步,晚风里混杂着往事的残片。他倚在藤椅上看月亮,一盏茶摆在手边,总指挥的影子比月色还重——红四方面军长征的那些刻骨细节总像野草一样,踩不灭。突然他像和老友说话似的自言自语“陈昌浩,年轻是年轻,但真是个耐琢磨的人。”这句话,像是道谜——